做跨境电商,有一个绕不过的坎儿,那就是“退货”。退货很正常,究竟是网购嘛,网上看到的图片跟实物还是有一些不同的,很多平台为了进步用户体验,都会供给必定期限内退换货服务,比如亚马逊,买家购置产品可以一个月内无条件退货。
最新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欧美花费者称,他们在购物之前就斟酌到退货问题。近60%的受访者以为免费退货是尺度服务;47%的受访者以为退货到邻近的取货点是尺度服务;1/3的受访者以为退货费是附加值,而几乎9%的受访者以为是糟蹋钱。另外,几乎过半的受访者愿望能得到退款,而不是店铺抵用券。
但是,不是所有的退货都是卖家问题,有些买家会故意多买然后恶意退货。
最近,依据卖家爆料,他在wish平台涌现多起买家针对高价值产品恶意退款的英国和加拿大订单,几个恶意退款,都是一单买了几个,然后说收到的货物破坏,尺码不对等。传了一个产品的图片就被客服退款了。还有买家收到货物签收以后却接洽平台说订单显示签收但没有收到货物,仅仅两个月,这位卖家就已经丧失了上百美元。
奇葩卖家恶意退货的常见类型重要有以下几种:
1、谎称商品破损
某亚马逊卖家泄漏,遇到一个买家两年内从他那购置了十几次商品,每次都说上品被破坏,前几次卖家没有索要证据就退款。但后来卖家请求供给证据照片,他表现手机没有照相功效。甚至近日发明包裹都还没有达到,他就表现订单已破损,终于让卖家抓住“尾巴”了!
2、以假货、二手货为由
有卖家表现,一位顾客投诉产品为“假货”后,运营近一年的listing被亚马逊移除。该条listing目前已经有200个订单记载,自然好评也积聚至15条,库存也有180件左右,这是“一夜回到解放前”的节奏啊!
3、骗取免费商品
亚马逊卖家Andy告知小编,花费者在商家不同平台、不同店铺购置两双同款同码同色的鞋,然后将两只左脚、两只右脚分离拍照,以此解释卖家发货毛病。因为卖家估量物流成本,一般不会请求退回,而是重新补发。
其实恶意退货在国内也非常常见,前两天在网上引发热议的“女子买18件衣服旅游后退货”就是典范的应用平台“七天内免费退换货”规矩进行退货。
去年315期间报道,北京某高校教职工邹某花1000余元从微商购置假Pandora饰品,又花6000余元从淘宝Pandora旗舰店买同款正品,最终以七天无理由退货为由,将从微商买的假Pandora退货给淘宝卖家,获得6000余元退款,这一“买真退假”,让买家不费力量将假货变成真货,也让卖家不堪其扰。
事实上,随着选择直邮发货的跨境卖家越来越多,恶意讹诈的买家也越来越多。这些恶意讹诈买家应用平台政策赚骗高价值产品,从而恶意讹诈的买家到达退款并保存和占领原有物品,这样的成果是恶意讹诈的买家要么不付款又能“获得”商品,或者支付一次款项却”获得“两个商品。依据卖家反响,这种讹诈行动在瑞典和法国事重灾区,而澳大利亚更离谱,就算买家拿旧产品拍照退款,也能骗过平台蒙混过关。
目前广泛和惯例做法就是买家一旦提出产品的任何问题,卖家为了息事宁人,都会无偿再发一次货物,或者无偿退款(买家保存已经收到的商品)。
那么对于“讹诈退货”,忍气吞声不是久长之计,卖家们应当怎么做呢?
第一,卖家可以接洽买家,咨询具体是什么退货原因。如果辨认到是恶意退货的话,必定要向平台申请,保护自己的正当好处。
第二,一般卖家进行申述,会常常因为无法供给发票而申述失败。亚马逊卖家表现,这是因为平台方请求供给供货商和购置方资料(包含名称、税号、地址、接洽方法等),而国内的收据通常没有这么详细的信息。同时,卖家可以谢绝赔偿,只要供给交易的追踪信息,可以进步申述胜利的概率。
第三,为了防止恶意退货,卖家可请求买家把商品退到“The Second Chance Store”指定地址,所有零碎产品将由”The Second Chance Store”进行出售和拍卖处置,扣除处置成本后捐赠给慈善机构,同时给退货的卖家出具相应慈善捐赠证书。卖家拥有这样通用的退货地址,能进步买家退货成本,有利减少恶意讹诈和惯例退货。
恶意退货行动不能迁就,港勤小编提示,如果你辨认到是恶意退货,必定要向平台申请,保护自己的正当好处。
详情可添加微信好友,获取相关业务资料。